加工中心排屑機作為關鍵輔助設備,其性能直接影響加工效率與設備壽命。車間環境中的粉塵、冷卻液、溫濕度波動等因素,易導致排屑機卡滯、傳動效率下降等問題,需通過系統性維護措施應對。
針對粉塵與碎屑堆積的影響,需建立分級清理機制。每日停機后,使用高壓氣槍清理鏈板間隙、導軌表面的金屬粉塵及細小碎屑,避免顆粒進入傳動機構形成研磨磨損;每周拆解排屑機頭部鏈輪罩殼,清除堆積的卷狀切屑,檢查齒牙是否因異物卡滯產生變形。對于粉塵濃度高的車間,可在排屑機上方加裝防塵罩,并配置小型負壓吸塵器,將懸浮顆粒控制在 0.5mg/m³ 以下。
冷卻液與油污污染的應對需結合物理分離與化學清潔。在排屑機入口處增設磁性分離器和濾網,攔截冷卻液中的鐵磁性碎屑與乳化液雜質,降低黏性油污附著風險;每月采用中性除油劑對鏈板、刮板進行浸泡清洗,重點清除銷軸連接處的油泥,防止因潤滑失效導致卡頓。對于水溶性冷卻液,需定期檢測其 pH 值,保持在 8-9 的弱堿性范圍,減少對金屬部件的腐蝕。
溫濕度波動的控制需從環境調節與部件防護雙管齊下。在高溫季節,通過車間通風系統將環境溫度控制在 35℃以下,同時為排屑機電機加裝散熱片,避免因過熱導致轉速下降;潮濕環境中,每周對鏈條、軸承等轉動部件加注鋰基潤滑脂,形成防水保護膜,并在非加工時段啟動排屑機空轉 10 分鐘,利用運行熱量驅散內部潮氣。冬季低溫時,可對裸露的傳動部件包裹保溫棉,防止潤滑油黏度驟增影響傳動效率。
此外,需建立環境適應性維護臺賬,記錄不同季節、濕度條件下的排屑機運行參數,如鏈板速度、電機電流等,通過數據分析制定針對性維護周期。對于多班次連續生產的車間,可在交接班時增加一次快速巡檢,重點檢查排屑機入口是否有異物堵塞、出口是否存在排屑堆積,確保環境因素對設備性能的影響被及時干預。